老女人毛茸茸的黑森林,98综合图区亚洲偷自拍,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影视无码午夜福利片,国产探花视频在线播放,久草榴视频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韩电影偷拍,伊人婷婷综合缴情综合久久爱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國知局:對“簡化專利申請流程、縮短申請周期”的回復
2019-07-08

2.jpg

梁金輝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大保護知識產權提升中國品牌核心競爭力的建議收悉,結合最高人民法院、財政部的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簡化專利申請流程、縮短申請周期 


   我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專利審查提質增效。積極推廣專利電子申請系統,網上申請率達到98%。同時將專利業務受理大廳的服務窗口從19個增加至24個,服務事項涵蓋全部專利審查業務,不斷完善大廳軟硬件設施,優化力量配置,規范服務行為,確保群眾和企業必須到現場辦理的事項“只進一扇門”,切實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大幅減少費用減繳證明材料,實現當事人一年只交一次證明材料,2018年全年共減少證明文件311.9萬份。此外,還通過在地方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為創新主體、市場主體提供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一站式”知識產權綜合服務。通過優先審查方式,大幅度壓縮亟需獲權專利申請的審查周期。

 
   二、關于幫助企業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水平 


   為全面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綜合能力,我局編制《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29490-2013)并由國家標準委頒布實施。企業可參照該標準,保護各類知識產權,加強項目選題、立項、實施、結題驗收、評估分級、成果轉化、運營等各環節的知識產權管理,提升創新質量和效率。截止2018年底,已有超過3萬家企業開展貫標工作,1.8萬家企業通過認證審核并獲得認證證書。同時,印發《關于知識產權服務民營企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聚焦推進“放管服”改革、營造良好營商環境、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方面提出10條措施,支持民營經濟提質增效和創新發展。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關于全面組織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的指導意見》,遴選20個城市開展試點工作,推動各試點城市建立健全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和維權援助機制,促進中小企業提升知識產權資產管理和運營能力,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全面支撐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三、關于財稅金融支持知識產權產業化 


   財政部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自2014年以來累計安排中央財政48億元,通過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支持知識產權運營機構發展、引導設立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和知識產權風險補償基金、支持重點城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等方式,支持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同時,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出臺一系列財稅收優惠政策。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其他稅收等政策減免、降低政府收費方面給予不同程度的減免優惠,符合條件的個人和企業均可按規定享受。 


   四、關于加大知識產權犯罪處罰力度 


   (一)推動建立懲罰性賠償機制。專利法方面,2019年1月專利法修正案草案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該草案在強化專利保護方面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罰力度。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對情節嚴重的故意侵權行為,法院可以確定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賠償額,并將法定賠償額下限提高至10萬元,上限提高至500萬元。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成本,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商標法方面,2019年4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對商標法進行修改,加大對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懲罰力度,將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的侵權賠償數額計算倍數提高到一倍以上五倍以下,并將法定賠償數額上限提高到500萬元,給予權利人更加充分的保護。該修改條款將于今年11月1日起實施。 


   (二)豐富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手段。2018年8月,我局出臺《“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案》,探索建立健全網絡環境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化治理新機制,充分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知識產權侵權假冒在線識別、實時監測、源頭追溯中的作用,提升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為的效率及精準度,凈化互聯網交易環境。目前,已完成相關業務模型、關鍵技術、應用模式的初步探索和論證。

 
   (三)推進知識產權信用體系建設。2018年12月,我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等共38個部門聯合簽署《關于對知識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主體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對包括重復專利侵權行為等6類知識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行為開展聯合懲戒,有力震懾知識產權領域嚴重失信行為,加快推進知識產權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制度,為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提供重要保障。扎實推進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知識產權局部分的建設工作,加快構建對知識產權領域嚴重失信主體的聯合懲戒機制,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四)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做法。最高人民法院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便利知識產權權利人進行訴訟維權、提高侵權賠償數額。發布《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綱要(2016—2020年),明確提出構建以充分實現知識產權價值為導向的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在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起草,以及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種子法等法律修改過程均提出增加懲罰性賠償、提高賠償標準規定建議。各級人民法院切實履行審判職能,加大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正在抓緊研究制定專門的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將根據法律修改進程,出臺一部綜合性的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力度。注重發揮案例引領作用,體現對知識產權的充分保護。 


   五、關于加大保護品牌產品知識產權力度 


   (一)完善法律法規。此次商標法修改對馳名商標的保護進一步予以加強,在第四條第一款增加“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的規定,并在審查階段予以適用,從而實現打擊惡意注冊的關口前移。同時,將其直接適用于異議程序和無效宣告程序中,并對惡意申請商標注冊、惡意訴訟行為規定了處罰措施。作為商標法修改的配套措施,我局正在研究起草部門規章《關于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的若干規定》,擬對法律修改內容進行操作層面的細化。 


   (二)嚴格依法審查。在商標實質審查工作中,我局高度重視馳名商標和其他較高知名度商標的專用權保護工作,嚴厲打擊各類惡意搶注、“傍名牌”和“搭便車”等不正當注冊申請行為,大力保護在先權利人合法權益。針對在相同/類似商品或服務上,惡意攀附他人馳名商標或其他較高知名度商標聲譽的商標注冊申請,從嚴把握商標近似判定標準,予以駁回。針對在非相同/類似商品或服務上,大量摹仿、搶注他人在先馳名商標或其他高知名度商標的商標注冊申請,以及針對同一企業馳名商標或其他較高知名度商標反復進行搶注的商標注冊申請,適用《商標法》第四條、第七條等相關條款予以駁回。 


   (三)開展各類執法維權行動。我局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執法維權“雷霆”“護航”“溯源”“凈化”等專項行動,其中,“溯源”專項行動以馳名商標、地理標志、涉外商標和老字號商標為重點,以“打源頭、打窩點、打鏈條”為目標,切實加強對商標侵權商品源頭追溯力度,對商標侵權商品生產、銷售、注冊商標標識制造等環節開展全鏈條打擊。不斷拓展跨部門執法協作機制,與海關、公安、法院等部門的執法協作機制進一步深化,加快形成協同打擊侵權假冒行為的合力。印發《2019年度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執法保護專項行動方案》通知,組織全國知識產權系統開展執法保護專項行動。與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2019年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方案》,嚴厲查處商標、專利、地理標志、特殊標志等侵權假冒違法行為。會同農業農村部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專項整治行動,赴廣西、云南、貴州三省區開展督導工作。 


   (四)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做法。最高人民法院一直強調商標權保護范圍的確定,要考慮市場實際,使商標權保護的范圍與其顯著程度、知名度等相適應。2017年發布的《關于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明確了在商標侵權案件及商標授權程序中,被訴侵權商標或引證商標的知名度是判斷商標侵權民事、授權行政程序的重要考量因素。除出臺司法解釋之外,還通過發布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的方式體現加大對馳名商標的保護,確保各級人民法院正確把握馳名商標的認定標準,嚴格貫徹落實商標法律法規,保護商標權人的合法權利。

 
   六、關于在全社會倡導重視知識產權 


  我局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專業人才集中的優勢,積極開展知識產權法制宣傳教育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等主題活動,通過知識產權法律培訓、咨詢等社會公益服務,不斷推動知識產權法律知識在全社會的普及,提高社會公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為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每年都聯合中央宣傳部等23個部門主辦“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向公眾大力宣傳知識產權制度。積極搭建官方宣傳平臺,廣泛開展媒體合作,編制豐富多樣的宣傳品,在社會上掀起關注知識產權的熱潮。注重提升重點群體知識產權意識。針對創新主體,陸續印發《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關于知識產權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重要文件、國家標準。每年組織“知識產權 競爭未來”大型采訪活動,組織中央主流媒體走訪各地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報道企業在知識產權工作的典型做法和優秀經驗,鼓勵和引導創新主體積極尋求知識產權保護。為培養中小學生知識產權意識,推動形成“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良好氛圍,聯合教育中啟動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示范工作,同時通過“知識產權進校園”活動,在中學實行趣味式課堂教學,并在申請專利過程中給予指導,提升中學生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最高人民法院也非常重視司法宣傳,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先后發布《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中國法院十大知識產權案件和五十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年鑒》等,形成品牌效應。經常就“喬丹案、迪奧案、王老吉案等重大案件組織公開庭審直播。借助手機電視、微博、微信等信息手段開展法治宣傳,組織中央媒體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江蘇、廣東、重慶、浙江、安徽行等活動,擴大知識產權審判影響力,不斷提升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社會認同度和國際影響力。 


   七、關于加強指導基層法院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視基層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基礎地位和基礎作用。一是通過司法解釋統一裁判標準。先后發布關于知識產權法院案件管轄、專利糾紛案件審理、專利侵權判定、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審理等重要司法解釋,細化裁判標準,統一司法尺度。二是通過司法政策統一工作思路與目標。2016年7月確立的“司法主導、嚴格保護、分類施策、比例協調”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基本政策深入人心。2017年4月發布《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綱要(2016—2020)》,系統提出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的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重點措施。三是通過案例指導起到示范參考作用。構建了以指導性案例、十大案件、50件典型案件、案件年度報告為主體的知識產權案例發布長效機制,成立知識產權案例指導研究(北京)基地,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知識產權案例指導制度。四是通過加強調研推動理論實踐創新。設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中心,并分別設立案例指導、國際交流、市場價值、科技創新等基地。在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設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論研究基地,在蘇州等中級法院設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調研基地。專項調研成果豐富,研究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 


   衷心感謝您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關注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19年7月4日 
 ?。撓祮挝患半娫挘褐R產權局辦公室 010—62084624)